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未来农业
未来农业

苗期症状:受害严重时,幼苗分蘖增多,呈丛生形,植株矮化明显,节间缩短,叶片颜色暗绿挺直,部分品种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部分幼苗心叶卷在一起呈鞭状。

成株期症状: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近似球形,整个果穗变成一个黑粉包。同时雄穗颖片呈多叶状,雌穗颖片呈刺猬头状。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一、玉米丝黑穗病介绍

1、发病地区

(1)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

(2)此病自1919年在中国东北第一次报道以来,扩展蔓延非常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从中国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3)通常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达60%~70%,损失惨重。20世纪80年代,玉米丝黑穗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4)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不可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2、危害症状

(1)苗期症状

①玉米丝黑穗病属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通常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受害严重的植株,在苗期可表现各种症状。

②幼苗分蘖增多呈丛生形,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片颜色暗绿挺直,农民称此病状是:“个头矮、叶子密、下边粗、上边细、叶子暗、颜色绿、身子还是带弯的”。有的品种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2)成株期症状

①黑穗:黑穗病穗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故名为丝黑穗病。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近似球形,不吐花丝。

②变态畸形穗:是因为雄穗花器变形而不形成雄蕊,其颖片因受病菌刺激而呈多叶状;雌穗颖片也可能因病菌刺激而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呈刺猬头状,长刺的基部略粗,顶端稍细,中央空松,长短不一,由穗基部向上丛生,整个果穗呈畸形。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3)形态特征

①厚垣孢子近圆球形或卵形,黑褐至赤褐色,直径9~14um,表面有细刺,萌发时产生先菌丝和担孢子。玉米丝黑穗病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是同一个种的两个不同生理型。玉米上的菌系不可侵染高粱,高粱丝黑穗病菌虽能侵染玉米,但侵染力极低。

②玉米丝黑穗病菌主要为害玉米的雄穗(天花)和雌穗(果穗),一旦发病,一般全株没有产量。 为害轻的雄穗呈淡褐色,分枝少,无花粉,重则全部或部分被破坏,外面包有白膜,形状粗大,白膜破裂后,露出结团的黑粉,不易飞散。小花全部变成黑粉,少数尚残存颖壳,有的颖壳增生成小叶状长4-5厘米。

③病果穗较短,基部膨大,端部尖而向外弯曲,多不抽花丝,苞叶早枯黄向一侧开裂,内部除穗轴外,全部分变成黑粉,初期外有灰白膜,后期白膜,后期白膜破裂,露出结块的黑粉,干燥时黑粉散落,仅留丝状残存物。受害较轻的雌穗,可保持灌浆前的粒形,但籽粒压破后仍为黑粉,也有少数仅中、上部被破坏,基部籽粒呈3-5厘米长的芽状物或畸形成成丛生的小叶物,内含少许黑粉。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④此外,早期病株多表现为全身症状,植株发育不良,表现矮化、节间缩短;叶片丛生,色暗绿,稍窄小伸展不匀,生有黄白色条班;茎弯曲,基部稍粗,分蘖增多,重则甚至早死。多数病株,前期不表现症状,植株较正常株矮1/3-2/5,果穗以上部分显著细弱。有的病株前期没有异常表现,但抽穗迟。

⑤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孢堆黑粉,属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属,病组织中散出的黑粉为冬孢子,冬孢子黄褐色至暗紫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9~14μm,表面有细刺。冬孢子在成熟前常集合成孢子球并由菌丝组成的薄膜所包围,成熟后分散。冬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25~30℃,适温约为25℃,低于17℃或高32.5℃不可萌发;缺氧时不易萌发。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⑥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23~36℃,最适温度为28℃。冬孢子萌发最适pH 4.0~6.0,中性或偏酸性环境利于冬孢子萌发,但偏碱性环境抑制萌发。丝黑粉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侵染玉米的丝黑粉菌不可侵染高粱;侵染高粱的丝黑粉菌虽能侵染玉米,但侵染力非常低,这是两个不同的专化型。

⑦丝黑穗病菌属担子菌纲,黑粉菌目,黑粉菌科、轴黑粉病属。 此菌厚垣孢子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至紫褐色 ,表面有刺。孢子群中混有不孕细胞。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分隔的担子,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可芽殖产生次生担孢子。厚垣孢子萌发适温是27-31摄氏度,低于17摄氏度,或高于32.5摄示度不可萌发。厚垣孢子从孢子堆中散落后,不能立刻萌发,必须经过秋、冬,春长时间的感温的过程,使其后熟,方可萌发。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3、传播途径

(1)该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有些则混入粪肥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土壤带菌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来源,种子带菌则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 年。冬孢子在玉米雌穗吐丝期开始成熟,且大量落到土壤中,部分则落到种子上(尤其是收获期)。

(2)播种后,通常在种子发芽或幼苗刚出土时侵染胚芽,有的在2~3 叶期也发生侵染(有报道认为侵染终期为7~8 叶期)。冬孢子萌发产生有分隔的担孢子,担孢子萌发生成侵染丝,从胚芽或胚根侵入,并非常快扩展到茎部且沿生长点生长。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3)花芽开始分化时,菌丝则进入花器原始体,侵入雌穗和雄穗,最后破坏雄花和雌花。因为玉米生长锥生长较快,菌丝扩展较慢,未能进入植株茎部生长点,这就造成有些病株只在雌穗发病而雄穗无病的现象。

(4)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2~3年。幼苗期侵入是系统侵染病害。

(5)玉米播后发芽时,越冬的厚垣孢子也开始发芽,从玉米的白尖期至4叶期都可侵入,并到达生长点,随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进入花芽和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为丝黑穗,产生大量冬孢子越冬。玉米连作时间长及早播玉米发病较重;高寒冷凉地块易发病。沙壤地发病轻。旱地墒情好的发病轻;墒情差的发病重。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4、发生条件

(1)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是导致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的因素之一。另外,病原菌可能出现新的生理小种,导致原来抗病的品种丧失抗性。

(2)长期连作致使土壤含菌量迅速增加。据报道,如果以病株率来反映菌量,那么土壤中含菌量每年可大约增长10 倍。

(3)使用未腐熟的厩肥。据试验,施猪粪的田块发病率为0.1%,而沟施带菌牛粪的田块发病率高达17.4%~23%,铺施牛粪的田块发病率为10.6%~11.1%。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4)种子带菌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都会使土壤中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

(5)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土壤温度在15~30℃范围内都利于病菌侵入,以25℃最为适宜。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病菌侵入,在20%的湿度条件下发病率最高。另外,海拔越高、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弱的情况下发病较重。侵染温限15~35℃,适宜侵染温度20~30℃,25℃最适。土壤含水量低于12%或高于29%不利其发病。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二、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根本性措施。通常双亲抗病,杂种一代也抗病,双亲感病,杂种一代也感病。所以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应选择优良抗病自交系作亲本,以获得抗病的后代。抗病的杂交种有丹玉13、掖单14、豫玉28等。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2、播前种子处理

(1)用药剂处理种子是综合防治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方式有拌种浸种和种衣剂处理三种。玉米丝黑穗病的传染途径是种子、土壤、粪肥带菌。

(2)玉米在苗期(有人说五叶期以前),土中的病菌都能从幼芽和幼根入侵,所以,药剂防治必须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农药,效果才比较好。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较好,大面积防效可稳定在60%~70%。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下几种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①用有效成分占种子重量0.2%~0.3%的粉锈宁和羟锈宁拌种,是较为有效的方式;20%萎锈灵1kg,加水5kg,拌玉米种75kg,闷4h(小时)效果也非常好。

②速保利按40~80g有效成分与100kg种子拌种。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③用0.3%的氧环宁缓释剂拌种,防效可达90%以上。

④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7%用量拌种,或甲基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5%—0.7%用量拌种。

⑤用50%矮壮素液剂加水200倍,浸种12h(小时),或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拌种。

⑥选用包衣种子也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3、拨除病株

(1)玉米丝黑穗病主要为害雌、雄穗,但苗期已表现病状,切随着叶龄的增加,特征愈明显,确诊率愈高。

(2)可结合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等予以拨除病苗、可疑苗,拨节至抽穗期病菌黑粉末散落前拨除病株,抽雄后继续拨除,彻底扫残。拨除的病株要深埋、烧毁,不要在田间随便丢放。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4、加强耕作栽培措施

①合理轮作:与高粱、谷子、大豆、甘薯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②调整播期以及提高播种质量:播期适宜并且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薄适宜。

③拔除病株:苗期和生长期症状明显时或生长后期病穗未开裂散出黑粉(冬孢子)之前,及时割除发病株并携出田外深埋。

玉米丝黑穗病介绍,雄性花器变形是典型症状

④施用净肥减少菌量:严禁用带病秸秆等喂牲畜和作积肥。肥料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减少土壤病菌来源。 

⑤另外,清洁田园,处理田间病株残体,同时秋季进行深翻土地,减少病菌来源,从而减轻病害发生。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新三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三农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