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品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树皮蟋蟀等

秋霜
秋霜

蟋蟀的品种包括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树皮蟋蟀、油葫芦、中华灶蟋等。

中华蟋蟀:体色为黑褐色,身体长度为2厘米左右,喜欢穴居,常在地下、石缝中栖息,每年发生1代,能够以虫卵的方式在土壤中过冬。

大棺头蟋蟀:头部呈扁平状,前端稍向前倾,雄性的头部两侧显著凸出。

树皮蟋蟀:身体长度为25-30毫米左右,前胸呈黑色,头部呈黑褐色,喜欢在晚上外出活动。

蟋蟀的品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树皮蟋蟀等

一、蟋蟀的品种

1、中华蟋蟀

(1)中华蟋蟀体长约2厘米,体黑褐色。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发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发音。

(2)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砖石缝中活动,为害植物根、茎、叶、种子和果实等,多于夜间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农业害虫。

蟋蟀的品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树皮蟋蟀等

2、大棺头蟋蟀

大棺头蟋蟀头扁,前端平,向前倾斜,雄性头向两侧明显突出,不会斗。民间有这么一说,就是当你捉来非常多蛐蛐时,里面有一只大棺头蛐蛐,这全部的蛐蛐也就全不会斗了。

蟋蟀的品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树皮蟋蟀等

3、树皮蟋蟀

(1)树皮蟋蟀体长25-30毫米,头部黑褐色呈球状,前胸背板略呈方形,黑色,翅膀及腹部深褐色或褐色,上翅短小,下翅末端圆弧状。

(2)後脚腿节黄褐色,末端具深色斑纹,胫节黑褐色。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区,白天躲藏於树皮缝隙中,夜间出没,雄虫常初现於路灯下鸣叫,秋季是活跃的季节。

蟋蟀的品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树皮蟋蟀等

4、油葫芦

(1)油葫芦身体暗黑色,有光泽,两复眼的内上方具有黄条纹,直达头后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泽,后翅较发达,雌性的产卵器长达2厘米。

(2)夜间觅食,成虫、若虫均危害大豆、高粱、花生、瓜类、蔬菜等作物。全国各省多有分布。

蟋蟀的品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树皮蟋蟀等

5、中华灶蟋

(1)中华灶蟋又称“白蟋蟀”,因常见于农村灶内而得名灶蟀。白蟋蟀是直翅目中的一个亚种,有别于田间蟋蟀,其体态较小,性格温和,通体呈乳白色,个头大的如花生米,小的如麦粒,扁平的脑袋两侧长有一对触须、一对复眼,圆筒状的腹腔上有褐红色的环形花纹,腹端有一八字形小尾巴,背上有退化的四只小翅膀,两条弓起的大腿是其弹跳的主要器官。

(2)这小生灵能爬善跳,机灵乖巧,偶尔捉一只放入掌心,它会舞动触须,与人对视,并发出鸣叫声,然后迅速跳出掌心逃遁。老农常将其放入小葫芦内饲养,在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严冬,仍能听到它的叫声。

蟋蟀的品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树皮蟋蟀等

二、蟋蟀的生活习性

1、蟋蟀喜欢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白天休息夜间出外活动。它属于杂食性动物,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都可以成为它的食物。在农业上,人们把蟋蟀作为害虫类。

2、蟋蟀生性孤僻,通常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只有在繁殖交配期,雄蟋蟀才会和另一只雌蟋蟀同居。否则它们是彼此是不可相容的。如果碰到一起也会毫不犹豫的咬斗起来。因此就有斗蟋蟀的民间活动。

3、蟋蟀间的繁殖交配,不是通过彼此“恋爱”完成的。而是雄蟋蟀之间进行异常激烈的斗争,胜利者才能拥有配偶。在蟋蟀的世界中,也是“一夫多妻”的制度。但是因为优胜劣汰的繁殖方式,因此蟋蟀繁殖出来的子孙多半都是很健康的。

蟋蟀的品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树皮蟋蟀等

4、蟋蟀的鸣叫对于人类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但是响亮的鸣叫声只有雄性蟋蟀才可以发出,雌性蟋蟀没有发声的能力。雄性蟋蟀通过震动自己的翅膀来发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以此来代表它要表达的意思。

5、每年9月底,雌蟋蟀把产卵管插入地下,把卵产在地下,大约离地面0.5cm深。第二年的5、6月间,卵开始孵化。孵化后的1龄幼虫,几天后就蜕皮成2龄幼虫。蟋蟀每蜕皮一次,就成长一些。通常在8月下旬,最后一次蜕皮,羽化为成虫。羽化后23天,就可以开始鸣叫。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新三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三农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