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亩地的面积约为667平方米。
1亩地=10分地,1分地=66.667平方米。
“分”是农村常用的面积单位,在它之下还有更小的单位“厘”,1分地=10厘地,1厘地=6.6667平方米。
一、一亩地的面积
1、一亩地大约是666.67平方米。平方米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定义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在生活中平方米一般简称为平米或平方,港台地区则称为平方公尺。
2、井田制百步为亩(宽一步、长百步)。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秦并六国,汉承秦制,大小亩并行。至汉武帝统一田亩步数,一律以二百四十步为亩,推行于全国。此后,一亩广二百四十步,至清末未有变化。
3、一亩地等于十分地。分是农村常用的面积单位,如一亩三分地等,比分更小的单位是厘,一亩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一亩地等于666.67平方米,一分地等于66.667平方米,一厘地等于6.6667平方米。
二、亩和平方米怎么计算
1、平方米换为亩
平方米换为亩的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式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即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128平方米的亩数为0.192。
2、亩换为平方米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计算方法是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3、注意事项
中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平方公里(km2)、公顷(hm2)、平方米(m2)三个,应防止使用亩、公亩(a),公顷的符号为hm2,国内不推荐使用ha。
三、土地的介绍
1、定义
(1)从狭义上来说,土地通常仅指陆地部分,土地规划学者一般认为:“土地指的是地球陆地表层,是自然历史的产物,是由土壤、植被、地表水以及表层的岩石、地下水等诸多要素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2)从广义上来说,土地不仅包含陆地部分,还包括光、热、空气、海洋等物,在联合国发表的《土地评价纲要》(1975年)中对于土地的定义为,一片土地的地理学定义是指地球表面的一个特定地区,其特性包括着此地面以上和以下垂直的生物圈中一切比较稳定或者周期循环的要素,比如大气、土壤、水文与动植物密度,而人类过去和如今活动以及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人类和将来的土地利用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2、特性
(1)土地具有不能替代性,在地表上一般找不出两块完全相同的土地,由于任何一块土地都是独一无二的。
(2)土地的面积具有有限性,这是因为受到了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空间限制,所以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它不可像其它物品一样可以从工厂中不断的制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