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枯病的发病规律,通常在4-5月份发病

秋霜
秋霜

发病时间:叶枯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小麦的秸秆上越冬、越夏,翌年条件适宜时就会传播,通常在4-5月份发病。

发病地区:叶枯病在黄淮中下游、江淮麦区,长江流域及西南麦区发生较严重。

小麦叶枯病的发病规律,通常在4-5月份发病

一、小麦叶枯病的发病规律

1、叶枯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在黄淮中下游、江淮麦区,长江流域及西南麦区,小麦生育的中后期一般易遭受高温高湿气候,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的环境条件,通常在4-5月份发病。

小麦叶枯病的发病规律,通常在4-5月份发病

2、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者菌丝体在小麦的秸秆和残株上越冬、越夏,到第二年春天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吸水后,即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

小麦叶枯病的发病规律,通常在4-5月份发病

3、冬麦区病菌在小麦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夏,秋季侵入麦苗,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再次侵染。尽管多数叶枯病病菌在小麦整个生育时期均可危害,但以抽穗、灌浆期发生较重。是主要的危害时期,常遁滔对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全生育期抗性进行分析,认为小麦抗叶枯病病性有阶段性变化特点,前期抗性强于开花后期。

小麦叶枯病的发病规律,通常在4-5月份发病

4、链格孢、壳针孢、根腐引起的叶枯病通常于4月上旬小麦孕穗期开始发病,扬花期盛发;雪霉叶枯病在抽穗期始发,灌浆期盛发,对产量影响较大,其他类型叶枯病在小麦抽穗前后发生,在小麦田间上述叶枯病常混合发生。

小麦叶枯病的发病规律,通常在4-5月份发病

二、小麦播种期有哪些主要的病虫害

1、类型

小麦播种期,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是:蛴螬,蝼蛄,金针虫,小麦吸浆虫,小麦纹枯病,全蚀病,病毒病,黄矮病,丛矮病,黑穗病等。

小麦叶枯病的发病规律,通常在4-5月份发病

2、防治

(1)农业措施

①适期晚播:对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等发生重的田块,推行小麦适期晚播,可有效减轻病害的侵染和发生。

小麦叶枯病的发病规律,通常在4-5月份发病

②轮作倒茬:全蚀病、纹枯病等发生重的地块,有条件的地方可与棉花、蔬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2-3年,能有效控制其发生。

③选用良种:合理布局推广抗性品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病虫害的发生。

小麦叶枯病的发病规律,通常在4-5月份发病

(2)化学防治

①小麦全蚀病:选用二氯异氰尿酸进行土壤消毒,每亩500克药剂拌20公斤细土均匀撒施,再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200-300毫升对水1000毫升,拌麦种100公斤,搅拌均匀堆闷3小时。

小麦叶枯病的发病规律,通常在4-5月份发病

②小麦黑穗病、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主要选用100亿枯草芽胞杆菌50克或1000亿枯草芽胞杆菌20-30克拌麦种15公斤,实施绿色防控,有效解决纹枯病、根腐病危害。

小麦叶枯病的发病规律,通常在4-5月份发病

③病虫混发区:病虫害混发区,可根据病虫种类选用以上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达到“一拌多防”的效果。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新三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三农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