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营养:投喂动物类蛋白质饲料,比如冰鱼。
注意补钙:泼洒生石灰,或提高饵料中钙元素的比例。
溶氧量:在池塘中栽培水草,栽培面积需达到池塘的40%左右。
饵料投喂:按照“定点、定时、定量”的原则喂食,在饵料台上面投放食物,等螃蟹吃完后要及时清理残渣。
一、提高螃蟹产量的方法
1、增强营养
(1)螃蟹的重量是由螃蟹的蟹黄蟹膏来决定的,也就是螃蟹的性腺与肝胰腺。螃蟹的大部分营养都在里面,而营养主要就是饲料决定的。
(2)因此在秋季捕捞之前,一定要增强营养,要注意蛋白的投喂。在为螃蟹补充蛋白质的时候,最好是使用动物类的蛋白质饵料。
(3)动物类的蛋白质饵料有助于螃蟹的吸收与消化,可以有效的补充螃蟹所需营养,例如冰鱼等。
2、注意补钙
(1)螃蟹脱壳是生长中的必然现象,而螃蟹脱壳的翻倍率其实也是影响着产量的关键因素,池水中钙元素的含量对螃蟹脱壳有着直接影响。
(2)螃蟹对于水中的钙元素可以有效吸收,能够明显的提高螃蟹脱壳的翻倍率。非常多养殖户都会在池塘中泼洒生石灰来提高池水的钙元素含量,但其实石灰的溶解率是很低的。
(3)而且还会对水质造成影响,所以还是不要使用这种方式,最好是增加饵料中钙元素的比例,满足螃蟹生长的钙需求。
3、溶氧量
(1)在养殖螃蟹时,水体中的溶氧量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溶氧量没有达到标准的话,那么螃蟹的成活率会直线下降。
(2)因此在养殖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水体中的溶氧。在池塘中种植适量的水草,不仅可以为螃蟹提供遮阳栖息的场所。
(3)而且水体中的溶氧有一大部分都是来自水草的,所以能够有效的提高水体溶氧量。但要注意的时候,晚上水草进行呼吸作用时也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因此水草种植面积也要着重注意。通常保持在池塘面积的40%左右。
4、饵料投喂
(1)饵料的投喂工作也是必不能少的,我们除了要提高饵料的营养之外。还要注意投喂方式,遵循定点定时定量的原则,根据螃蟹的生长习性及进食量等合理的调整饵料投喂量。
(2)在池塘中设立好饵料台,将饵料投在饵料台上促使螃蟹进食,这样不仅可以使螃蟹养成一个良好的进食习惯,还能够及时捞出池塘中残留的饵料。
(3)还可以防止饵料变质污染水质,避免螃蟹误食引发疾病。提高螃蟹的成活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螃蟹的产量。
二、稻田螃蟹养殖技术
1、养蟹准备
(1)稻田养蟹最重要的是防逃措施,随着螃蟹的生长,对于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大,加上又是在稻田养殖,地形开旷,环境不封闭,又不可时刻看守,所以会造成大批量的螃蟹出逃,这样损失巨大。
(2)所以要对稻田进行封闭,在稻田周围起石棉瓦或塑胶网片,在田埂开挖环沟,蟹苗时沟宽、深在1米即可,但随着蟹苗成长,沟要加宽至3米左右。
2、投放蟹苗
蟹苗投放标准是每亩稻田放养蟹苗1斤,而成蟹在1500-2000只左右,若想缩短养殖周期,可先选择在温室环境中培育蟹苗,待水稻长至一定程度时即可投放。
3、饵料投喂
(1)螃蟹稻田小量的养殖,可以与稻田形成一个生态循环,螃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以及危害水稻生长的虫类,它的排泄物还可以作为肥料供水稻生长。
(2)但养殖量一多,食物来源不够,甚至会啃食水稻茎干,所以就需要投食饵料,前期投喂优质饲料,中期以青饲料为主,配合小鱼虾,后期投食高蛋白精饲料,让其快速生长。
4、稻田管理
(1)除了日常的喂食之外,还要检查稻田的环境,众所周知,螃蟹是喜欢打洞的习性,所以在经常检查,发现漏洞要及时堵塞,特别在暴雨季节时,要注意防涝和螃蟹出逃。
(2)干旱季节要注意灌水,但不宜过多,水深不宜水稻生长,最佳水深保持在6-10cm,还要保持水质的清晰,水质过于浑浊,螃蟹易受病害,所以要定期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