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部分企业因原料养分低或工艺问题,导致有机肥养分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了市场。
pH值:发酵中pH变化大,控制不好会使pH过高或过低,过酸产品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氯离子含量:部分厂家在有机肥中加氯化铵等含氯化肥提氮,导致氯离子含量升高,影响农作物生长。
含盐量:生活污泥、厨余垃圾等原料盐分高,用于种植时不耐盐作物易出现黄叶、掉叶等现象。
一、使用有机肥效果不佳的原因
1、养分
因为原材料本身养分低或发酵生产工艺原因,有些企业的有机肥发酵出来,其养分并不合格,加上有些厂连化验室都没有,一批产品就这样进入了市场。
2、pH值
在发酵过程中,pH变化较大,如果发酵过程控制不好,有可能发酵出来会发现pH在8.5以上,或5.5以下。特别是过酸的产品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或死亡。
3、氯离子含量
有些厂家使用氯化铵这一类含氯化肥加入到有机肥中,以提高总养分中的氮,这也是导致氯离子含量增高,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4、含盐量
通常来说,生活污泥、厨余垃圾等原料的盐分较高,不耐盐的作物会出现黄叶、掉叶、萎蔫、死亡等现象。
5、阳离子交换量
没有腐熟的有机肥甚至是晒干就卖的粪便,其阳离子交换量极低,起不到应有的缓冲效果,相反,还会危害土壤本身的缓冲效果,造成作物生长障碍。
6、腐植酸
新鲜原料几乎不含有腐植酸,腐植酸是在有机肥发酵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的,以高温发酵(大于50℃)尤为明显。腐植酸可提高作物抗逆性,促产,促萌发。
7、小分子脂肪酸
一般来说,小分子脂肪酸存在于未腐熟的物料中,如新鲜鸡粪等。其所带来的危害是:小分子脂肪酸会抑制种子萌发,会抑制根系生长。
8、重金属
重金属会在植物中积累,终通过食物链集中到人身上,对人造成伤害。同时重金属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损害。
9、有害微生物
非常多厂家有机肥生产过程中,因为工艺水平原因,未能达到一定温度,大部分蛔虫卵、大肠菌群等未能大部分杀灭,这就影响了作物健康生长。
二、生物有机肥怎么用
1、种施法:机播时,将颗粒生物有机肥与少许化肥混匀,随播种机施入土壤。
2、撒施法:结合深耕或在播种时将生物有机肥均匀地施在根系集中分布的区域和经常保持湿润状态的土层中,做到土肥相融。
3、其它常用的施肥方式还有:条状沟施法、环状沟施法、放射状沟施、穴施法、蘸根法、盖种肥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