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植玉米品种的抗苗枯病能力较弱,或苗期低温多雨。
2、土壤被农机碾压以致板结,导致出苗缓慢并形成弱苗。
3、重茬种植玉米,导致土壤中的病菌残留严重。此外,种子带菌亦有可能引起苗枯病。
4、种植地地势低洼、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较低时,容易发生苗枯病。
5、播种过深、苗期遭受虫害时,容易发生苗枯病。
一、玉米苗枯病的发病的原因
1、种植了容易感染苗枯病的玉米品种,或苗期低温多雨(主要诱因)。
2、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农机,土壤被碾压后出现板结情况,导致出苗缓慢,形成弱苗,因此容易感染此病害。
3、连续重茬种植玉米,导致种植地里面有病残体,或土壤带菌、种子带菌,若种子带菌,则发病率会增加。
4、种植地为低洼地势,土壤较贫瘠,有机质含量较低,因此发病较重,尤其是粘土地块。
5、播种过深导致出苗时间延长,或苗期受到严重的虫害,导致幼苗身上的伤口较多,因此容易患上此病。
二、玉米苗枯病的危害特征
1、玉米发病后,根尖处先变褐,扩展后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或根毛减少,次生根少或无,初生根老化,皮层坏死,根系变黑褐色,并在茎的第一节间形成坏死斑,引起茎部水浸状烂,易断裂,叶鞘也变褐、开裂。
2、叶片变黄,叶缘枯焦,心叶卷曲易折,发病严重的出现死亡,有少许次生根的形成弱苗。受害轻的幼苗地上部无明显症状,通常在2-3叶期第1-2片叶的叶尖开始发黄,并逐渐向叶中部发展,严重的心叶逐渐青枯萎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