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可分为弄蝶科、缰弄蝶科、大弄蝶科、凤蝶科、绢蝶科、粉蝶科。
弄蝶科:成虫的身体较小且粗短,触角呈棍棒状,端部呈尖钩状,前足正常,身上长有大量的鳞毛。
缰弄蝶科:原产地是澳大利亚,我国不存在该品种。翅展宽度在50毫米以内,触角有明显的尖钩,头部宽度大于胸部,或宽度相同。
大弄蝶科:翅展宽度达到40毫米以上,触角末端没有尖钩,且不弯曲。
一、蝴蝶的种类
1、弄蝶科
弄蝶科蝴蝶的种类较多,成虫属于小型蝶种,是蝶类中形态及生活习性最特殊的种类,成虫的触角端部呈尖钩状,雌雄成虫的前足均正常,体型中至小,身材粗短,密布鳞毛,触角棍棒状,末端数节尖细弯曲如钩是本科独有的特徵。
2、缰弄蝶科
(1)缰弄蝶科也叫澳弄蝶科,只有一属二种,其飞行姿态非常特殊,很敏捷,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在中国无分布。大弄蝶科后足胫节只一个距,翅展超过40毫米,触角末端无尖,也不弯曲,头比胸部狭。
(2)弄蝶科后足胫节有二个距,翅展在50毫米以下,触角钩状明显,头比胸部宽或一样宽。缰弄蝶科和前面两者的区别是雄性后翅具有翅缰。
3、大弄蝶科
大型弄蝶飞翔力非常强,幼虫加害丝兰和龙舌兰等植物,分布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大弄蝶科后足胫节只一个距,翅展超过40毫米,触角末端无尖,也不弯曲,头比胸部狭。弄蝶科后足胫节有二个距,翅展在50毫米以下,触角钩状明显,头比胸部宽或一样宽。缰弄蝶科和前面两者的区别是雄性后翅具有翅缰。
4、凤蝶科
(1)凤蝶科是昆虫纲鳞翅目的中到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一些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形态优美,许多种类的后翅有修长的尾突。
(2)凤蝶科还包括世界上最大的蝴蝶——亚历山大鸟翼凤蝶。凤蝶科的成员是最美丽的昆虫,有些种类是害虫,幼虫寄主多为芸香科、马兜铃科、樟科及伞形花科的植物,部分种类受到保护。
5、绢蝶科
绢蝶科是蝴蝶的一种科目类。所属于其科目下的蝴蝶种类通常产于高山上,耐寒力强,蝶翅半透明近圆形,本科蝴蝶和凤蝶科非常接近,多数为中等大小,白色或蜡黄色。分布在古北区及东洋区,世界已知52种,我国有2属35种,包含我国Ⅱ级保护动物阿波罗绢蝶。
6、粉蝶科
(1)粉蝶科已知1200多种,分3个亚科,广泛分布,我国有130种左右。体型一般为中型或小型,最大的种类翅展达90毫米。色彩较素淡,通常为白、黄和橙色,并常有黑色或红色斑纹。前翅三角形,后翅卵圆形,无尾突。前足发育正常,有两分叉的两爪。不少种类呈性二型。
(2)雄的发香鳞在不同的属位于不同的部位前翅肘脉基部、后翅基角、中室基部、或腹部末端。有些种类有季节型。卵炮弹形或宝塔形,长而直立。幼虫圆柱形、细长、胸部和腹部每一节都有皱环。蛹为带蛹。寄主为十字花科、豆科、白花菜科、蔷薇科等,有的为蔬菜或果树害虫,以群集迁飞著名。
二、蝴蝶的生长阶段
1、卵
蝴蝶的卵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蜡质壳,避免水分蒸发,一端有细孔,是精子进入的通路。不同品种的蝴蝶,其卵的大小差别非常大。蝴蝶通常将卵产于幼虫喜食的植物叶面上,为幼虫准备好食物。
2、幼虫
幼虫孵化出后,主要就是进食,要吃掉大量植物叶子,幼虫的形状多样,多为肉虫,少数为毛虫。蝴蝶危害农业主要在幼虫阶段,随着幼虫生长,一般要经过几次蜕皮。
3、蛹
幼虫成熟后要变成蛹,幼虫通常在植物叶子背面隐蔽的地方,用几条丝将自己固定住,之后直接化蛹,无茧。
4、成虫
(1)蛹成熟后,从蛹中破壳钻出,但需要一定的时间使翅膀干燥变硬,这时的蝴蝶没有办法躲避天敌,属于危险期。翅膀舒展开后,蝴蝶就可以飞翔了。
(2)蝴蝶的前后翅不同步扇动,因此蝴蝶飞翔时波动非常大,姿势优美,所谓“翩翩起舞”,来源于蝴蝶的飞翔。通常蝴蝶成虫交配产卵后就在冬季到来之前死亡,但也有的品种会迁徙到南方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