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水性:鹅的觅食、求偶等活动一般都在水中进行,放牧时要选择水质好、足够宽的水域。
合群性:鹅喜欢群居,它们通过叫声交流,出牧、归牧时都很整齐。
警觉性:鹅具有灵敏的听觉,可快速做出反应,遇到陌生人时可能会发起攻击。
耐寒性:鹅身上的羽毛可以保温,尾脂腺分泌的油脂具有防水效果。
食草性:一只成年鹅,可吃下青草3-5斤/天。
一、鹅有哪些习性
1、喜水性
因为鹅是水禽动物,所以它喜欢在水里面浮游、觅食、求偶、交配。在放牧鹅群时一定要选择宽阔的水域,而且水质一定要良好,在养种鹅时,必须要设置水池或水上运动场。
2、合群性
鹅天性喜欢群居生活,通常在鹅群放牧时鹅会发出叫声,这主要是与其它的鹅互相联络。鹅群不管是出牧还是归牧都比较整齐,这种合群性有助于群鹅管理。
3、警觉性
鹅的听觉比较敏锐,而且反应迅速快,叫声响亮,性格好斗。鹅遇到陌生人时会大声鸣叫,展翅喙人,所以鹅也可以看家护院。
4、耐寒性
鹅的羽绒很厚,而且非常强的隔热保温作用。鹅的皮下脂肪很厚,耐寒性也比较强,鹅尾脂腺分泌的油脂可以避免水浸湿羽毛。
5、食草性
鹅是草食型家禽,它的主要食物是以草,通常成年鹅在一天中可消耗1.5-2.5公斤青草。
二、鹅有哪些品种
1、雁鹅
雁鹅的体形较大,全身羽毛紧贴,头部圆而略方,上嘴基部的肉瘤为黑色,质地柔软,颈背有一条醒目的褐色条纹,雁鹅早期生长快,体型中等,适应性强,就巢性较强。
2、狮头鹅
狮头鹅因成年鹅头形似狮头而得名,产于广东省,狮头鹅前额肉瘤发达,向前突出,覆盖于喙上,两颊有左右对称的肉瘤1-2对,成年公鹅体重8.85千克,母鹅7.86千克。
3、四川白鹅
四川白鹅全身羽毛洁白,紧贴在体表,喙和足为桔红色,虹彩灰蓝色,公鹅体型稍大,头颈较粗,体躯稍长,额部有一个呈半圆形的肉瘤,母鹅颈细长,产于四川省温江、乐山、宜宾、永川和达县等地。
4、太湖鹅
太湖鹅羽毛为白色,额部肉瘤发达,形圆而光滑,呈淡姜黄色,公鹅比母鹅的肉瘤大而明显,属于小型鹅种,原产于江苏、浙江两省的太湖流域,太湖鹅早期生长快,仔鹅80-100日龄体重可达3-4公斤。
5、皖西白鹅
皖西白鹅原产于安徽西部丘陵山区的霍邱和寿县,具有生长快、觅食力强、耐粗饲肉质和羽绒品质优良等特点,皖西白鹅体型中等,头顶有桔黄色肉瘤,公鹅体躯略长,母鹅呈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