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品种介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等

冰月
冰月

蟋蟀品种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油葫芦、中华灶蟋等。

中华蟋蟀:体长约2cm,通体黑褐色,雄性发音器位于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发音。

大棺头蟋蟀:雄性头向两侧明显突出,头扁,前端平且向前倾斜,斗性不及斗蟋。

油葫芦:通体暗黑且富有光泽,后翅发达、具短暂飞行能力,喜夜间觅食。

蟋蟀的品种介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等

一、蟋蟀的品种介绍

1、中华蟋蟀

(1)中华蟋蟀的体长大约为2cm,体为黑褐色,每年生1代,主要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发音器在前翅近基部,通常以翅摩擦发音。

(2)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穴居性,经常在地下、地面或砖石缝中活动,主要为害植物根、茎、叶、种子和果实等,喜爱在夜间取食,一般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导致缺苗,是农业害虫。

蟋蟀的品种介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等

2、大棺头蟋蟀

大棺头蟋蟀的头扁,前端平,向前倾斜,雄性头向两侧明显突出,雄性间也会打斗,但是斗性不及斗蟋。

蟋蟀的品种介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等

3、油葫芦

(1)油葫芦的身体为暗黑色,具有光泽,两复眼的内上方具有黄条纹,直达头后部,前翅为淡褐色,也有光泽,后翅比较发达,具备短暂飞行能力。

(2)雌性的产卵器长达2cm,喜爱在夜间觅食,成虫和若虫均危害高粱、大豆、花生、瓜类、蔬菜等作物,在全国各省都有分布。

蟋蟀的品种介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等

4、中华灶蟋

(1)中华灶蟋又被称为“白蟋蟀”,主要因常见于农村灶内而得名灶蟀,中华灶蟋是直翅目中的一个亚种,有别于田间蟋蟀,其体态较小,性格温和,通体为乳白色,个头大的如花生米,小的如麦粒.

(2)扁平的脑袋两侧长有1对触须、1对复眼,圆筒状的腹腔上带有褐红色的环形花纹,腹端有1八字形小尾巴,背上有退化的4只小翅膀,2条弓起的大腿是其弹跳的主要器官。

(3)中华灶蟋能爬善跳,机灵乖巧,偶尔捉1只放入掌心,它会舞动触须,与人对视,并发出鸣叫声,再迅速跳出掌心逃遁,通常的老农经常将其放入小葫芦内饲养,在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冬季,都能听到它的叫声。

蟋蟀的品种介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等

二、蟋蟀的生活习性

1、蟋蟀喜欢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白天休息夜间出外活动。它属于杂食性动物,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都可以成为它的食物。在农业上,人们把蟋蟀作为害虫类。

2、蟋蟀生性孤僻,通常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只有在繁殖交配期,雄蟋蟀才会和另一只雌蟋蟀同居。否则它们是彼此是不可相容的。如果碰到一起也会毫不犹豫的咬斗起来。因此就有斗蟋蟀的民间活动。

3、蟋蟀间的繁殖交配,不是通过彼此“恋爱”完成的。而是雄蟋蟀之间进行异常激烈的斗争,胜利者才能拥有配偶。在蟋蟀的世界中,也是“一夫多妻”的制度。但是因为优胜劣汰的繁殖方式,因此蟋蟀繁殖出来的子孙多半都是很健康的。

蟋蟀的品种介绍,常见的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等

4、蟋蟀的鸣叫对于人类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但是响亮的鸣叫声只有雄性蟋蟀才可以发出,雌性蟋蟀没有发声的能力。雄性蟋蟀通过震动自己的翅膀来发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以此来代表它要表达的意思。

5、每年9月底,雌蟋蟀把产卵管插入地下,把卵产在地下,大约离地面0.5cm深。第二年的5、6月间,卵开始孵化。孵化后的1龄幼虫,几天后就蜕皮成2龄幼虫。蟋蟀每蜕皮一次,就成长一些。通常在8月下旬,最后一次蜕皮,羽化为成虫。羽化后23天,就可以开始鸣叫。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新三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三农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