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秋冬莴笋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生理性和侵染性病害

南有孤鸟
南有孤鸟

四川秋冬莴笋的病害类型以生理性病害、侵染性病害为主。

生理性病害:分为裂茎、黑顶。前者是缺硼导致,需追施硼肥,严重时要在出笋前期喷施硼肥。后者是缺钙导致,出笋期以后可喷施2次钙肥。

侵染性病害:分为莴笋病毒病、莴笋霜霉病、莴笋菌核病、莴笋黑腐病和细菌性软腐病。对于莴笋病毒病,定植缓苗后经过5-7天,可喷施防病毒的药物,喷施间隔为7-10天,连喷2次。

四川秋冬莴笋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生理性和侵染性病害

一、四川秋冬莴笋的病害类型

1、生理性病害

(1)裂茎:由缺硼造成,一定要补充硼肥,如果缺硼严重的话,除了底施之外还要在生长前期也就是在出笋前期的时候,叶面喷是硼肥,可以选用瑞培硼一亩地用到20克,

四川秋冬莴笋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生理性和侵染性病害

(2)黑顶:由缺钙造成的,除了底施钙肥之外,在出笋期以后叶面喷施瑞培钙一亩地20克,连喷两次。

四川秋冬莴笋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生理性和侵染性病害

2、侵染性病害

(1)莴笋病毒病:病毒病一定要提前防,而且防病毒的同时一定要加入锌肥可以用宁南霉素加上瑞培锌,在莴笋定植上之后缓苗后大概5-7天,开始叶面喷施防病毒的药剂,7-10天喷施一次,连喷两次。

(2)莴笋霜霉病:霜霉病一定要提前喷施保护剂预防,如果没病的情况下莴笋定植上12-15天左右,可以用70%炳森锌(安泰生)12-15天喷施一次。发生了霜霉病之后必须叶面喷施剂,可以用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一亩地需要50毫升两喷雾器水。

四川秋冬莴笋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生理性和侵染性病害

(3)莴笋菌核病:温暖潮湿,栽植过度,生长过旺,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等易加重病害的发生。防治方式:深耕培土,开沟排水,增施磷钾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植株抗病力;盐水选种(10份水加1份盐),除去混在种子中的菌核;及时拔除初发病株、枯老叶片并集中烧毁,收获时连根拔除病株,以免菌核遗留田中;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8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7~10天1次,共2~3次。

(4)莴笋黑腐病(黑皮现象)和细菌性软腐病:针对这两个病害可以提前叶面喷施硝基腐殖酸铜(万家),一亩地用到60克,两喷雾器水。

四川秋冬莴笋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生理性和侵染性病害

二、秋冬季莴笋病害防治要点

1、秋冬莴笋育苗严格把好种子关,苗床土要选用未种植植过莴笋的土壤后方可育苗。移栽时合理密植,以增加植株通透性。

2、田间灌水不能漫墒并及时排水,以防止菌核病蔓延;处于菌核病发病初期的,应及时做好药剂防治,可选用腐霉利、异菌脲、乙烯菌核利等;加上中生菌素或琥胶肥酸铜叶面喷施。

四川秋冬莴笋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生理性和侵染性病害

3、莴笋进入生长后严禁田间人工除草,以免损伤植株导至病害蔓延;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并用多菌灵对病塘,带出田间的病株和收获后残留叶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丢入废弃菜叶处理池要对处理池进行药剂,以减少田间菌源。

4、移栽成活施入提苗肥后及时用乙蒜素进行喷雾灌根,连防2~3次预防根部性病害;从成株期开始用吗啉呱铜等防治病毒病。

四川秋冬莴笋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生理性和侵染性病害

三、莴笋冬天在露地能过冬吗

1、莴笋在冬天可以露地越冬,但是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建议种植抗寒性较高的品种,或使用大棚种植。

四川秋冬莴笋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生理性和侵染性病害

2、冬天种植的莴笋通常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后就可以安全越冬,次年春天返青后有充足的时间生长出叶丛,一般在4-5月份就可以收获。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新三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三农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