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地培料:深翻土壤,整地做畦,开挖畦沟,把经过消毒的培养料放入沟中,厚度需达到2-3厘米。
2、种植时间:于9-12月份播种,翌年3-4月份收获,或根据当前气候自行调整时间。
3、栽培方法:把菌种掰成颗粒,于畦面上均匀撒播,并覆盖土壤。
4、菌丝生长:把温度保持在15-18℃,菌丝长满畦面后,放置营养袋。子实体长出后,做好控光、采收工作。
一、羊肚菌如何种植
1、整地培料
(1)羊肚菌种植地块要求肥沃,透气性好,并且易于保湿。整地时,先用松土机把耕地进行翻松,翻松深度在20厘米以上,翻松后画线确定畦面宽度和畦沟宽度,然后用挖沟机挖畦沟。
(2)挖好沟后往沟内铺培养料,厚度为2-3厘米,培养料制作方式是用杨树、栎树、果树等树的木屑用水浇湿后在进行高温灭菌制作而成。
2、种植时间
羊肚菌播种季节是“冬种春收”,每年的9-12月播种,3-4月采收,一年只能栽培一季。但具体的播种时间还是要根据各地气候而定。
3、栽培方法
为了防止羊肚菌受涝害而造成损失,在栽培时可采用畦作的方法进行栽培,起垄高度在10-15厘米,宽50-60厘米。另外,在栽培时注意一定要把菌种掰成颗粒,均匀的洒在畦面上,然后将起垄时挖出来的土将种子覆盖上。
4、菌丝生长
羊肚菌的菌丝在5-25℃的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15-18℃。通常播后7-20天,羊肚菌的菌丝就会长满畦面形成大量菌霜,这时开始放置营养袋、每亩放置140千克左右。
5、出菇管理
在子实体长出来后,要注意控制好光线,尤其在羊肚菌子实体发育的时候,为其提供适量的散射光,一般提供30%左右的光照即可。
6、适时采收
当羊肚菌子实体的菌盖表面充分伸展,显现出羊肚状的凹坑时就可以采收了。采收时用小竹片插入土里,然后轻轻往上撬,等羊肚菌松动即可采收。
二、羊肚菌的种植注意事项
1、合适的光照
合适的光照条件对于羊肚菌来说非常重要,由于羊肚菌的生长方向不仅会朝着光照的方向生长,而且光照强度的强弱也决定羊肚菌的上色程度。所以在种植羊肚菌期间为了更好的促进子实体的形成,需要确保有适当的散射光线。
2、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
在种植羊肚菌时,要注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过多二氧化碳会降低羊肚菌的生长速度,严重时还会导致羊肚菌没有办法正常生长,并出现生长畸形、腐烂的情况。
3、良好的通风
(1)想提高羊肚菌出菇率就需要确保合理的通风,就算温度比较低,也需要有1个小时的通风时间。
(2)给羊肚菌通风时需要注意,不能通大风和猛风,风量要柔和。
4、适当留草
由于羊肚菌和杂草有着共同生长的关系,杂草有为子实体遮阴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如果除掉苗床的杂草可能会破坏土壤内的菌丝,对羊肚菌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种植羊肚菌时不可除掉苗床的杂草。
5、视实际情况进行采收
(1)由于大部分的羊肚菌并不会同一时间全部成熟,所以要采收菌盖已经完全伸展并出现了羊肚形状的成熟羊肚菌,不能采收未成熟的羊肚菌。
(2)为了不影响羊肚菌正常的生长发育,在采收时需要注意,不要伤到周围还没有成熟的羊肚菌。